作者:葉采瑄/服務設計師&使用者經驗研究員

前言

本學期數位安康的課程包含了兩個部分:「五週的線上理論課」和「完整兩天的設計工作坊」。理論課引導學生開始思考科技與幸福之間的關聯性,同時發掘究竟什麼是「好的設計」;而設計工作坊則邀請學生透過密集討論與實際動手,打造出在疫情之下仍能帶給人們幸福感受的設計。

用線上授課的方式談數位安康

首先登場的是五週的線上理論課,每週老師都帶著學生深入探討特定議題,內容包含:數位安康(digital well-being)如何變成當代社會的重要課題、古典設計如何發展到當今的數位設計、幸福到底是什麼、好的設計如何帶給人們幸福的感受等等。我們期許透過這些新的 input ,讓學生開始思考在當代充滿科技的日常生活中,幸福到底藏在哪些?又該怎麼被呼喚?

此外,用線上授課的方式談論數位安康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在過程中我們發現對學生來說,線上上課感覺較為放鬆,可以用自己感到自在的方式參與課程。但對於老師而言,線上上課需要不斷地對著電腦螢幕說話,缺少了明確的回饋(例如:學生的眼神、表情等等)和互動,反而造成老師緊張的情緒,似乎不太幸福呢!(笑)

發現並定義自己的幸福

在線上理論課的五週內,有個簡單而有趣的作業是請學生寫出自己的幸福體驗。透過這個作業,我們發現其實對學生來說,很多事情都是非常微小的幸福,像是「聽音樂隨機撥放到喜歡的歌曲」、「跟朋友來趟說走就走的活動」、「能夠跟別人認真地聊天,並且更理解對方,也覺得自己被理解」、「吃好吃的拉麵」等等,都跟要有使命感地成為醫生,或是要滿足家族期望,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學生們在彼此分享之後才發現,原來每個人看待幸福的方式並不相同,有些人認為幸福是「感到快樂的瞬間」,有些人則認為是「有成就感」或是「心中覺得平靜」,也有人認為是「感到知足的時刻」。也因為課堂中的分享與討論,學生了解不同的人對幸福有各自的解釋與定義,對於幸福這個概念也有了更多面向的理解。

在進入田野之前,先做好準備

線上理論課的另一個重點則是協助學生做好進入田野之前的準備。老師透過設計方法與經典案例,引導學生打開「觀察之眼」,開始注意生活周遭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同時透過作業的設計,讓學生實際展開觀察行動,用照片和文字紀錄田野中發生的各種現象,而這些紀錄更是帶給我們超乎預期的感受。

有人發現榮總餐廳的堅硬防疫隔板,會影響到探病者與住院者的互動,感覺隔了一層距離;有人觀察批價領藥區,發現某些位子對於坐輪椅的人並不友善,家屬若要與坐輪椅的人保持面對面的互動,需要持續站著;有人發現口罩會影響到情緒的傳達,造成人們僅能透過眼神來表達情感;有人發現在台北車站這個場域中,其實有著不同型態的街友。這些發現都是打開視野的第一步,也是產生同理心的起點,是設計中非常重要且關鍵的環節。

一場真正的設計工作坊

經過了五次的線上理論課,終於到了實戰的工作坊,這次主題是「在疫情中心呼喚幸褔」。在工作坊之前,學生進入田野拍攝的 100 張照片與紀錄,就成為這兩天密集工作坊的素材。在這場工作坊中,我們帶著學生從現象看到隱藏在背後的問題,一起討論並深入問題,找出可以設計的切入點。同時也請學生真的動手做出自己的提案,並引導彼此給予回饋,進行完整的迭代。

老實說我覺得這堂課跟我想像得非常不同,我沒有預料到是一群專業設計的老師及助教會帶領我們上課和做 workshop ,而且我也沒有想到在 workshop 中,我們要真的動手做出我們自己的提案。

王同學,2020

標準答案不存在,甚至問題都要自己找

工作坊的第一天,學生們帶著上週蒐集到的田野資料,展開了第一次的設計課。在動手設計之前,老師帶著大家思考什麼叫做「問題意識」,以及如何「感受與覺察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從表層現象看到背後深層複雜的原因。接著,就讓學生開始從他們自己拍下的照片中,找出想要深入探究的問題。在這段過程中,我們發現每一組學生都看著手上的一大堆照片,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表情十分地苦惱呢 XD

對於習慣標準答案的學生來說,這是過去不曾發生過的經驗,因為眼前的照片就只有「現象」,並不是一個填空題或選擇題,甚至「問題」本身還不存在,正在等著他們發現與定義。這段右腦轉換到左腦的過程雖然徬徨、虛無縹緲又掙扎,但卻能重新召喚學生(或是身為一個人類)本身就具備的好奇心,並且練習針對現象提出「為什麼(why)」與「為什麼不(why not)」,讓問題引導自己展開更深入的思考。

一個好的設計必然起源於細膩的觀察,而光有表淺的觀察還不夠,設計者還必須超越表象去解構一個現象背後更深一層的問題意識。我想這就是這門課帶給我最重要的啟發,懂得探究觀察到的現象背後的原因,就會從一般人不會多想的現象發現潛在的需求。

陳同學,2020

沒有在客氣,直接動手啦

在經過兩天的工作坊,每組學生都有很不錯的設計提案。「疫情下的 Live House 創新設計」這組透過 Minecraft 展現疫情之下,能夠帶給人們幸福感的 Live house 還有哪些可能性。「隔離14天挑戰」這組用 Figma(一款 prototype 工具)製作出可互動的 14 天隔離挑戰 app,讓人們在隔離期間仍能透過各種挑戰維持幸福感。「Zenbo 遊民客製化服務」設計了公益團體如何使用 Zenbo(一款機器人)協助送餐的流程,讓公益團體在疫情期間仍能持續提供街友餐食。「防疫隔版」這一組是透過塑膠板與文具,打造出能夠操作的防疫隔板模型,讓隔板保有彈性,提升在外用餐的幸福感。

每組的呈現都讓我們感到驚訝,原來現在學生的自學能力超強大的啦!不管是 app 、服務流程、虛擬模型或實體模型,都在這兩天的工作坊做出來了。設計的過程困難又充滿掙扎,被打槍的時候也會覺得疲憊心累,但設計本就不是一條明確清晰的道路,反而充滿了繞路與靈光乍現。甚至在最後需要具體呈現自己的設計給別人看,並讓對方理解,又是另一件非常困難的挑戰。希望當學生以後面臨卡關的狀況時,可以回想起自己曾經透過哪些方式,慢慢在混亂中推進,進而解決眼前的難題。

在上完這一堂課後,我覺得人的潛力真的是逼出來的,畢竟我難以想像能夠在幾個禮拜的課程中,從無到有的做出屬於自己的設計發想與原型,而其他組的成品以及呈現方式也讓我大吃一驚,從機器人到程式,真的是各種五花八門的思路都有!

張同學,2020

真正在做prototype的過程也是經歷許多掙扎,因為我們很難做出一個實際的成品呈現給大家看,因此如何讓聽眾理解我們的作品,讓這個原型能夠說服他人是我覺得最難的地方。

盛同學,2020

聽聽專業設計師如何設計

工作坊第二天的早上,老師邀請了來自明怡基金會的專案經理林可欣,分享自己的工作內容,如何進行設計,設計方法和工具,以及一些與醫療相關的設計案例。在這場演講當中,有些學生認為田野的照片讓人印象深刻,看到了與自己很不同的生活,也透過可欣的分享,更了解該怎麼從照片中看到問題。另外,有些學生注意到的是與醫療相關的設計案例(例如:在基礎建設不足的烏干達,利用無人機投遞醫療資源),發現原來設計與醫療是有機會結合的。最後,有些學生則注意到設計方法與工具,認為「價值主張圖」與「顧客旅程地圖」也許能夠協助他們推進自己的設計。

這些新的 input 帶給學生更多對於設計的想像,也更了解真正的專業設計師是怎麼做設計的。有趣的是,我們在學生後來的提案中可以發現,他們已經將早上講者只是稍微帶到的工具,實際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又再次印證了現在的學生真的很會自學啊!

結語

為什麼醫學院要有設計課呢?這堂設計課並不是為了訓練出設計師,而是希望能讓學生具備「設計素養」,能夠知道什麼叫做好的設計,什麼叫做不好的設計。或許以後不會再有機會貼便利貼,不會在玻璃上畫畫,不會有「沒有標準答案」的討論,但自己親身貼近設計現場,理解使用者,學習如何迭代,了解反饋的意義,找出獨特的切入點等等的經驗,都能夠成為養分,甚至在未來也有機會透過設計的方式,解決自己身處的領域所遇到的問題。歡迎對於這些議題有興趣的同學,與我們一起深入思考,然後動手實作,那就明年見囉!

以前的課程從來沒有讓我接觸過「設計」這件事,所以一開始在使用右腦發想問題的時候遇到許多困難,但最後一步一步聚焦的過程讓我慢慢了解另一種以設計為本的思考模式。

張同學,2020
2020 數位安康工作坊

延伸閱讀: